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5月18日3时55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从美国华盛顿飞来的国航CA818航班稳稳降落,机上坐着国家文物局的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身边的箱子里,是流失美国长达79年的国宝级文物——子弹库帛书之第二卷《五行令》、第三卷《攻守占》。
此前在美国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了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查验封箱后就立即踏上了归国之路。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出土的唯一的战国帛书,分为《四时令》《五行令》《攻守占》三卷,字数多达900余字,比西方大名鼎鼎的“死海文书”还早了100多年。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其中,《五行令》由月名图和文字组成,内容是按五行讲述四时十二月的宜忌。
《攻守占》上文字按顺时针方向以圆圈状排列,内容是关于攻城守城方向、日期和时辰的宜忌。通过这份珍贵文献,我们得以一窥当时中国人对宇宙、对时间、对生命的理解。
“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月名图
“子弹库帛书”第三卷《攻守占》文字
1942年,帛书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遭盗掘出土,因此称为“子弹库帛书”。
1946年,子弹库帛书非法出境流失,《五行令》《攻守占》被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四时令》则被赛克勒基金会收藏。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不少文物陆续回家,十八大以来已有59批次2310件/套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
2024年4月30日,国家文物局向史密森尼学会提交要求返还的备忘录,正式启动对《五行令》《攻守占》的追索工作。
2024年6月20日,在青岛召开的“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接收了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移交的子弹库帛书在美国流转物证。
同事,中国联合18个文物原属国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和返还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获取之文物的青岛建议书》,成为文物原属国对西方博物馆关于历史上流失文物返还新政策的首次集体公开回应。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指导专业机构,对回归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进行系统性保护研究,并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第一卷《四时令》早日回归。